2021年二级健康管理师考试最新版教材知识点:中医治未病

发表时间:2021-01-24  
字体大小: 【小】 【中】 【大】

​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,健康管理师近年来备受关注。学习健康管理师知识不仅能多一份职业选择,更有利于自身健康管理,想报考的朋友们不要再犹豫啦~下面小编接着为大家分享文章:2021年二级健康管理师考试最新版教材知识点:中医治未病,一起来看看吧!

“治未病”理论最早源自2000多年前的中医经典《黄帝内经》:“是故圣人不治已病,治未病,不治已乱,治未乱,此之谓也。”意思就是好的医生治病,能够在病情潜伏或尚未恶化的时候,就已经掌握病情并早期治疗,治病于萌芽,消病于无形,防病于无病。

关于“上工治未病”有这样一个传说。战国时期杰出的医生扁鹊,医术高超,流芳百世,但是扁鹊说他的医术不如他的两个哥哥,大哥最好,上医治未病,防治病情发作;二哥次之,治欲病之病,治病于病情刚刚发作之时;而他最差,治已病,属于下工,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。

“治未病”是中国传统医学历经千年的理念和实践,其预防医学思想,核心要点包括未病养生、防病于先,欲病救荫、防微杜渐,已病早治、防其传变,病后调摄、防其复发等诸多方面。概括起来主要是未病先防、已病早治、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等方面的内容。

一、未病先防

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,就积极采取措施,防止疾病的发生。如何做到未病先防,中医学既强调在疾病未发生之前调摄情志,适度劳逸,合理膳食,谨慎起居,并倡导气功、太极拳等有益身心健康的健身方法,同时强调可以运用针灸、推拿、热疗、食物调养等方法调节机体的生理状态,以达到保健和防病作用。

二、已病早治,既病防变

是指疾病一旦发生,就要早期诊治,防止转变。即根据人体阴阳失衡、脏腑功能失调的动态变化,把握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变规律,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转变。体现在现代临床,治疗疑难性疾病及慢性病时,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,可达到阻止疾病进展,防止出现并发症的目的。

三、愈后防复

是指疾病初愈时,采取适当的调养方法及善后治疗,防止疾病复发。疾病初愈,虽然症状消失,但此时邪气未尽,正气未复,气血未定,阴阳未平,必待调理方能渐趋康复。所以在病后,可适当用药物巩固疗效,同时配合饮食调养,注意劳逸得当,生活起居有规律,以期早日康复,从而避免疾病的复发。 中医治未病是一个养生防病和健康管理的系统工程。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,成为中医养生保健的理论基础。“治未病”是中医奉献给人类健康最先进、最超前的思维。其思想观念前移,经费投入前移,措施落实重心前移,为解决“看病难、看病贵”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。

发展“治未病”应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,从模式创新做起,从“前移”与“下移”的结合做起,从健康保障的模式做起,“人人享有健康”将会在和谐社会得到真正的实现。

以上是健康管理师小编整理的“2021年二级健康管理师考试最新版教材知识点:中医治未病”全部内容,想了解更多二级健康管理师考试试题及资讯,请点击健康管理师考试信息中心。

 

 

版权所有:中国健康管理师网     网站申明     联系我们

Copyright ©2020 (www.shdxk.com)  All Rights Reserved湘ICP备20012539号-1